《绝爱》结局:扭曲之爱的永恒囚笼,还是灵魂救赎的彼岸?

《绝爱》(1989-1991)作为耽美漫画的经典之作,其结局至今仍充满争议。尾崎南用近乎暴烈的笔触,让主角南条晃司与泉拓人陷入一场无解的宿命轮回——晃司的偏执与泉的挣扎最终未能走向世俗意义的“圆满”,而是以彼此毁灭般的纠缠定格。《绝爱》结局:扭曲之爱的永恒囚笼,还是灵魂救赎的彼岸?

1.结局的“未完成感”:暴烈与虚无的平衡 漫画最终卷,晃司为保护泉失去右手(象征创作生命的毁灭),而泉选择留在晃司身边,却始终无法回应其爱欲。尾崎南刻意模糊了“HE”与“BE”的界限:肉体残缺与精神依存形成诡异的共生,爱既是枷锁也是养分。这种结局拒绝讨好读者,反而凸显了耽美文化早期的“痛感美学”——爱到极致便是相互折磨的永恒。绝爱动漫的结局

2.性别解构的失败实验? 晃司对泉的执着,本质上是对“理想自我”的投射。尾崎南试图通过男性间的爱欲打破性别桎梏,但结局中泉始终被动承受的姿态,暴露出权力关系的失衡。当晃司嘶吼“即使你恨我,我也要你只看着我”时,爱已异化为占有欲的狂欢。这种极端性反而成为对传统浪漫叙事的讽刺。《绝爱》结局:扭曲之爱的永恒囚笼,还是灵魂救赎的彼岸?-绝爱动漫的结局

3.时代语境下的必然悲剧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,同性恋议题仍被边缘化。《绝爱》的结局实则是社会的隐喻:晃司与泉注定无法在阳光下相爱,只能蜷缩于阴影中彼此啃噬。尾崎南用血腥与性堆砌的张力,实则是向主流道德发出的挑衅——所谓“正常”的世界,本就没有容纳这种烈爱的余地。

结语: 《绝爱》的结局并非爱情神话,而是一面扭曲的镜子。它照见了人类情感中最原始的占有欲与自我毁灭倾向,也让读者被迫思考:当爱成为信仰与酷刑的同义词,我们究竟在歌颂什么?或许正如晃司所说——“这世上除了泉,我什么都不要”——这种决绝的“绝爱”,本就是一场盛大的殉道。